力量训练的“后燃效应”,没你想的那么神奇!
2020.11.03 355 0
很多减肥科普作者,因为力量训练的“后燃效应”,极力推荐减肥者多做力量训练。但是他们虽然提到“后燃效应”,却根本说不清楚是怎么回事!今天轻瘦美减肥团队,为大家深入剖析“后燃效应”,让大家正确看待“后燃效应”,其实它真的没你想的那么神奇!
什么是“后燃效应”?
「后燃效应」指的是,锻炼结束之后,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之内,身体仍然会持续消耗热量的现象。
「后燃效应」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,是因为美国《运动科学及医学》期刊所报导的一项研究,数名男性受试者(年龄约为22-33岁)分别在运动日及休息日进行测量,结果显示:运动45分钟后所消耗的净能量约为519大卡;而在之后的14个小时里,相比休息日又多消耗了190大卡,也就是剧烈运动45分钟所消耗热量的37%。
之后的一段时间,「后燃效应」在国内减肥科普文章中,就开始被反复提及,挂着“躺着也能瘦”、“睡着都能瘦”的神奇外衣,被各路减肥大咖们大肆吹捧。
可是如果你问他们一些问题,比如:
后燃效应消耗热量有哪些构成?
为什么有氧运动没有后燃效应?
力量训练减肥为什么不明显?
...
他们就支支吾吾答不上来了,这真特么的尴尬!你都不了解后燃效应,就开始鼓吹后燃效应减肥?
算了,懒得喷他们了,我们还是开始学习干货吧!
“后燃效应”消耗热量构成
后燃效应消耗的热量都去哪了呢?我查了很多资料,才找到相对靠谱的答案!
乳酸补偿
肌酸补偿
糖原补偿
肌肉恢复...等等
专业名词有点晦涩难懂?换成人话来说就是:后燃效应消耗的热量,基本都转化成乳酸、肌酸、糖原、肌肉等身体成分,换种形式又储存在体内了。
“后燃效应”没有那么神奇!
既然是讨论后燃效应的减肥作用,那我们就不得不讨论,这些成分进入体内之后,然后会发生什么了?
其实,这些成分除了肌肉之外,其他的诸如乳酸、肌酸、糖原等等,都是有别于脂肪的一种能量储存形式。也就是说,它们虽然不再是脂肪了,但是仍然可被人体分解,转化成ATP为身体提供能量。
这句话的意思是说:这些能量根本没有被消耗掉,只是换了身衣服,又他喵的回到体内储藏着了!
大家要明白,糖原、乳酸等糖类能源,无论是消耗还是储藏优先级是高于脂肪的。
也就是说,当身体能量充足时,身体会优先保证糖类能量形式的存储,等到糖原等补充完毕时,才会开始将能量转化成脂肪储存起来。而当身体糖类能源充足时,运动会优先消耗糖类能源,当糖类能源没那么充足时,才会增加其他能源的消耗,以保护糖类能源不至于消耗殆尽。
因此,力量训练后的「后燃效应」,对减肥的实质帮助,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神奇!
身体为什么需要“后燃效应”?
力量训练后,之所以会有“后燃效应”,不是为了帮助你减肥,而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!
因为力量训练的运动强度很高,消耗的热量以糖类为主,对脂肪的消耗能力很差。为了应对这种高强度训练,身体在运动结束之后,一旦体内能量充足时,就会尽快补充糖原等,甚至还会出现“超量恢复”,以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高强度的训练,算是身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。
请关注更有价值的问题
实际上,作为一个减肥者,相比较关注“后燃效应”,我们应该更多的关注那些更有价值的问题!比如运动习惯的养成、运动消耗的总热量、运动对身体内分泌的影响等等。
因为不管做有氧还是无氧,有没有“后燃效应”,说到底还要看总计消耗了多少热量。它是运动时消耗的,还是运动后消耗的,其实根本没那么重要!你更适合选择哪种运动,主要是看你更适应哪种运动。
还有不管是哪种运动减肥,你都需要长期坚持,才能一直保持住减肥成果。所以养成长期稳定的运动习惯,不仅比是否有“后燃效应”重要,甚至比运动消耗多少热量更加重要,毕竟打持久战就要有打持久战的策略,不要过于纠结于一时的得失!
轻瘦美提示:力量训练很好,对减肥也很重要,但是跟“后燃效应”关系不大,而是跟肌肉量增加密切相关。所以减肥期间,尽管做力量训练吧,但是请忘了“后燃效应”这件事儿!
非特殊说明,本文由轻瘦美减肥原创或收集发布,欢迎转载
转载请注明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qingshoumei.com/post/3.html